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授 > 正文

陈福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06日浏览量 :更新时间 :2024年10月25日


基本情况: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美国宾州州立大学(Park)访问学者(Host Professor:Peng Liu,Penn State);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委委员、数据治理发展委员会委员、服务计算专委委员、CCF YOCSEF委员、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文科专委会委员;维多利亚vic官网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团队负责人。自2002年始,一直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工作;自2005年始一直从事互联网研究,包括下一代互联网、IPv6、物联网安全及协议分析、物联网软硬件集成系统、社交网络感知计算、进程代数等研究工作,从事互联网科学研究近20年;参与了中国下一代教育科研网(CETNET2)建设工作,完成了CETNET2环境下局域网和骨干网的拓扑发现研究及工程实现工作及BGP协议相关工作。在《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等期刊或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五十多篇学术论文;出版编著一部、专著两部;4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多个软硬件项目。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多项其他各类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两次获得校级突出贡献奖;院级“桃李有言最受学生喜爱教师”称号;曾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北京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所提出并实现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应用在iNetBoss网管系统等系统上,受到业内广泛认可。

教育背景:

(1)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博士后,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

(2)2005年9月~2009年1月,北京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维多利亚vic官网,博士,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3)1999年9月~2002年7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硕士,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

(4)1994年9月~1998年7月,黑龙江科技大学,本科,采矿工程专业。

工作经历:

(1)2018年6月~至今,维多利亚vic官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2016年8月~2017年8月,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Park)。(访学)

(3)2009年6月~2018年6月,北京外国语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4)2002年7月~2009年6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主要讲授课程:

(1) 《下一代互联网》(IPV6、SDN);

(2) 《网络空间测绘与协议工程》(硕士生课程);

(3)《安全攻防课程设计》;

(4)《网络编程与网络测量》

(5)《算法导论》;

(6)《算法分析与设计》(硕士生课程);

(7)《进程代数专题》:进程代数、Lamda演算、PI演算,博士生合讲课程《区块链与金融安全专题》的一部分。

(8)《分布式共识机制专题》:博士生合讲课程《区块链与金融安全专题》的一部分。

过去讲授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库系统》、《嵌入式系统》(硕士)、高级软件工程(硕士)、《软件工程》《C++》、《Java语言》等。

代表性研究成果:

1、研究方向

(1)下一代互联网(IPv6、SDN);(2) 金融网络空间测绘;(3)物联网协议与系统;(4)金融大模型及其应用;(5)数据治理与数据安全;(6)进程代数演算。

2、主持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软件定义网络中流优化调度基础理论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服务建模基础理论研究,

(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4)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重点课题:网络大数据驱动的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量化分析研究。

(5)2021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未来网络创新研究与应用项目:数据平面可编程机制下的网络测量与行为感知研究(2021FNA01002),主持。

(6)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资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日《物联网空间资产测绘研究与实现》

3、参加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安全理论与关键技术。

(2) 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和协议基础研究-基于自治治理模型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研究

(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一代可信任互联网试验网。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网络环境下服务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

(5)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网络环境下自适应服务组合研究》。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信息中心网络中内嵌缓存和请求路由动态优化模型研究。

(7)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虚拟水文地质环境中基于拓扑变换的三维动态可视化建模研究》。

(8)“863课颖”CNGI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校园网网络管理与安全监控系统

(9) 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校园网网络管理与安全监控系统。

(10)“863课题”CNGI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教育科研基础设施|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主于网网络管理与安全监控系统。

4学术论文

(1) Fu Chen, Peng Liu, Jianming Zhu, Sheng Gao, Yanmei Zhang, Meijiao Duan, Youwei Wang, Kai Hwang, "Improving Topic-Based Data Exchanges among IoT Devices",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vol. 2020, Article ID 8884924, 14 pages, 2020.https://doi.org/10.1155/2020/8884924.

(2)F. Chen, Y. Huang, J. Zhu, S. Gao, Z. Sui and M. Dua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Network Data Based on MQTT Protocol," 2020 IEE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CT), Nanning, China, 2020, pp. 92-96, doi: 10.1109/ICCT50939.2020.9295944.

(3)F. Chen, H. Li, Z. Sui, K. Liu and W. Tang, "Fast Probabilistic Consensus Protocol (FPC) under Different Network Topologies," 202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cience (ICSS), Zhuhai, China, 2022, pp. 57-63, doi: 10.1109/ICSS55994.2022.00018.

(4)F. Chen, Y. Huo, J. Zhu and D. Fan, "A Review on the Study on MQTT Security Challenge," 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Cloud (SmartCloud), Washington, DC, USA, 2020, pp. 128-133, doi: 10.1109/SmartCloud49737.2020.00032.

(5)F. Chen, Y. Huo, K. Liu, W. Tang, J. Zhu and Z. Sui, "A Study on MQTT Node Selection," 2020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ity, Sensing and Networking (MSN), Tokyo, Japan, 2020, pp. 622-623, doi: 10.1109/MSN50589.2020.00101.

(6)Fu Chen, Rui Yu, Wenmao Liu: Internet of Things Attack Group Identification Model Combined with Spectral Clustering. ICCT 2021: 778-782

(7)Chen, F., Huo, Y., Liu, K., Tang, W., Zhu, J., Guo, W. (2020). Topic Logistics Based on Node Resource Status. In: Ning, H., Shi, F. (eds) Cyberspace Data and Intelligence, and Cyber-Living, Syndrome, and Health. CyberDI CyberLife 2020 2020.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vol 1329. Springer, Singapore.https://doi.org/10.1007/978-981-33-4336-8_8

(8)F. Chen, H. Jia, K. Liu, W. Tang, J. Zhu and W. Guo, "A New Attack Method for Malicious Nodes in Tangle Network," 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Cloud (SmartCloud), Washington, DC, USA, 2020, pp. 84-87, doi: 10.1109/SmartCloud49737.2020.00024.

5、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

(1) 设置节点内部参数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CN112866145B).2022.11.25

(2) 基于订阅/发布模型的消息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CN113162970B),2023.8.23

(3) 确定连接节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CN112995274B),2023.3.21

(4) 密钥协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CN113852459B), 2024.03.19

联系方式:chenfu@cufe.edu.cn

版权所有© 维多利亚vic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京ICP备050046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1号